环化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化工认证 
最新消息: · 环化学院党员赴棒棰岛开展红色学习教育培训党日活动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组织召开教改项目中期汇报会         ·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微瑞杯”东北赛区竞赛在大连大学成功举办         · 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微瑞杯”东北赛区竞赛第一轮通知         · “大连大学能源催化论坛”顺利召开         · 环化学院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 环化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 致敬连大红色基因         · 环化学院在职党员进社区         · 环化学院召开2021年教学工作会议暨课程思政讲课大赛总结表彰大会   
师生风采
· 研究生王苗苗和导师周新教授双...
· 我院学生李敏入选本专科生国家...
· 我院教师教学成果喜获2020年辽...
· 连大优秀创新创业学子杨晨
· 连大优秀创新创业学子许雯晴
· 环化莲子在“挑战杯”全国总决...
· 环化学院师生在第六届辽宁省“...
· 化工设计竞赛中再创佳绩
学术动态
· 芬兰奥卢大学Ojala Satu Anneli教授来...
· 加拿大瑞尔森大学教授陈道伦院士来我...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华民研究员来我院...
· 大连理工大学于畅教授来我院做学术讲座
·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黄振国高级研究员...
· 我院举办化学学科高峰论坛
· 澳大利亚Monash大学蒋绪川教授应邀来...
· 两位杰青来我院讲座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 >> 正文

化学(一级学科0703)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
2016-05-23 00:00   本站原创

化学(一级学科0703)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

一、培养目标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具备良好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初具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胜任本学科有关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或相当水平。

二、研究方向

化学是当代基础学科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方向:

1.现代无机化学 2.现代分析化学 3.现代物理化学 4.现代有机化学

5.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 6.化学生物学 7.理论与计算化学

三、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半年或一年。硕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

1. 硕士生入学后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培养计划,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2. 每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内应完成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开题论证工作。由导师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只有评审通过的研究生才能继续论文的设计和实验工作。

3. 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规定进行中期考核。

4. 学位论文应按大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的要求进行评审和答辩。

5. 要求在国家认可的合法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或接受一篇与本人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论文;或至少有一项与本人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受理通知书或证书。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 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为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少于18学分,总学分不超过34学分。

2. 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方案之十一: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3. 免修课程要求: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他学习途径已经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学院、校两级批准后可以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

4. 研究生论文选题,包括文献阅读与综述作为必修环节;专业外语,包括专业外文资料阅读与翻译,均属于必修环节,不计学分。

5研究生学术活动,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听取学术报告至少8场,作学术报告至少2

6. 研究生素质教育课程,不计学分。

公共基础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学分)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英语 (6学分)

学科基础课:

现代仪器分析(3学分)

现代化学进展(3学分)

谱学基础(3学分)

专业选修课:

高等有机化学(3学分)

近代高分子物理(3学分)

近代高分子化学(3学分)

量子化学(3学分)

分子模拟(3学分)

现代电分析化学(3学分)

色谱理论及应用(3学分)

有机合成化学(3学分)

分子反应动力学基础(3学分)

生物有机化学(2学分)

药物合成化学(2学分)

杂环化学2学分)

金属合成化学(2学分)

功能高分子材料(2学分)

超临界流体技术(2学分)

胶体与表面化学(2学分)

绿色化学2学分)

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2学分)

生物无机化学(2学分)

催化化学(2学分)

分子光谱(3学分)

六、考核方式
1. 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取得规定的学分。

2. 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考核为主,考试成绩在75分以上方可获得规定学分;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3. 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本学科发展掌握的情况。

4. 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生受到科研能力全面训练的重要环节。选题应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论文工作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应注意培养研究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要求在国家认可的合法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或接受一篇与本人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论文;或至少有一项与本人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的受理通知书或证书。

学位论文除一般的论文报告外,亦可以是技术成果鉴定书(含附件)。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

由一级学科内5-7位专家组成的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对通过论文评阅和答辩者进行严格审核后,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经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

九、质量监测

1. 每年检查一次培养方案执行效果,不断改进提高。

2. 对每届学生毕业论文情况进行合理的质量分析,以便作为方案改进依据之一。

3. 每两年进行一次毕业后研究生潜力的调查分析。将上述情况汇总,得出规律,改进工作。

十、研究生培养、教学组织管理机构

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管理,由学位点导师组进行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计划执行。

2015化学硕士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报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考核方式

公共基础课学分

11032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2

1

人文学部

考试

公共基础课学分

11032010

自然辩证法

2

32

1

人文学部

考试

公共基础课学分

11033001

英语

5

96

12

英语学院

考试

公共基础课学分

11033002

英语口语

1

30

2

英语学院

考查

学位基础课学分

11141001

现代仪器分析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学位基础课学分

11141020

谱学基础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学位基础课学分

11141021

现代化学进展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公共选修课学分

12442003

Matlab基础及应用

1

18

2

信息工程学院

考查

公共选修课学分

12451001

第二外国语(日语)

2

32

3

日本语言文化学院

考查

公共选修课学分

12531201

研究生体育(乒乓球)

2

32

2

体育学院

考查

公共选修课学分

12531202

研究生体育(体育舞蹈)

2

32

2

体育学院

考查

公共选修课学分

12531204

研究生体育(游泳)

2

32

2

体育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0

高等有机化学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1

近代高分子物理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2

近代高分子化学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3

量子化学

3

54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5

色谱理论及应用

3

54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6

现代电分析化学

2

36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7

有机合成化学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8

生物有机化学

2

36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59

药物合成化学

2

36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0

杂环化学

2

36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2

功能高分子材料

2

36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3

超临界流体技术

2

36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4

绿色化学

2

36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5

胶体与表面化学

2

36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7

生物无机化学

2

36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8

催化化学

2

36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69

分子光谱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71

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

2

36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12541078

分子反应动力学基础

3

54

1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试

专业选修课学分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2

36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专业选修课学分

 

无机非金属材料

2

36

2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考查

关闭窗口

 

校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邮编:116622
院办电话:86-411-87402436,传真:86-411-87402449